明白:人民日报评论:娱乐圈不应是八卦圈
导语:娱乐有底线,莫把低俗当通俗,莫把邪路当正途。微信吃瓜群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
https://img0.baidu.com/it/u=2240550273,1967843204&fm=253&fmt=auto&app=138&f=JPEG?w=758&h=500
6月7日,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等网站,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用户账号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全明星探” “中国第一狗仔卓伟” “长春国贸”等娱乐八卦“大v”账号予以关闭。
消息一经发出,瞬时引爆网络。有人点赞“喜闻乐见,干得漂亮”“做得好,有时候八卦也有个度”,也有人表示遗憾 “以后再也看不到爱豆撒的狗粮了”“有些艺人会脏得更安全了”。舆论的反应,照见了娱乐江湖中清流与浊气的交织碰撞。
“明星”耀眼,这份夺目必然要承载更多关注和审视。但这是否意味着明星隐私可以被无限地挖掘曝光,甚至成为低俗炒作的噱头?当“狗仔队”将镜头对准明星家人弄得亲人心神慌张,当八卦记者以偷拍明星家中活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种曝光已触及了新闻底线和法律红线。
有人说,网上的谣言总比真相跑得快。虽说有“周一见”的“实锤”,但也有很多捕风捉影的案例。这些“大V”敢横行于此,是因为点击率和粉丝数兑现的是经济利益,锚定的是的人们猎奇心高过求真欲。近些年不乏明星对八卦账号造谣诽谤的起诉,然而无回声者居多,有清晰结果的很少,于是沉默的螺旋越陷越深,人们对这一幕幕“罗生门”慢慢失去辨别的耐心。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舆论空间中,法律不应缺席。这次“封号”的处罚,依据的正是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法如当头棒,敲醒的正是平日口无遮拦、无所顾忌之人。
这份“罚单”背后,不只是一种法律约束,更是一份价值倡导和风气扭转。纵观若干娱乐账号,对天价婚礼的细节宣传,豪车名包、奢华居所的细致描摹,无不弥漫着浓浓的拜金味儿。当一些戏不好、歌不红的明星、三观不正的“网红”依靠八卦推高自己的曝光度时,虚荣享乐、媚俗浮躁的气球在这些公号平台中越吹越大,人们看到的是轻盈虚浮的幻象,却不知这气球终有吹爆的一天。
娱乐有底线,莫把低俗当通俗,莫把邪路当正途。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其中谈到“娱乐报道要崇德尚艺,绝不能以炒作绯闻丑闻隐私劣迹为噱头博取点击率。”这张“罚单”,无疑也是这份通知的现实呼应,为浮躁的网络娱乐宣传注入一针静心剂,也为有名无实、只靠八卦夺眼球明星们封住邪门的出口。
近些年,对涉毒、涉嫖艺人的严厉处罚,《电影促进法》中对德艺双馨的特殊强调,无不在渗透着国家对行业风气、艺人私德的规范和重视,而身有“劣迹”的艺人不仅有“人设”坍塌之险,更有演艺事业遭遇寒冬之痛。实质上,封号不是取消监督。在愈发严谨透明的大环境下,没有了肆意的爆料和窥探,不等于没有了监管的眼睛,艺人如何自处,如何更好回应受众的期待,已是简单不过的道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