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kai 发表于 2024-3-2 11:00:06

懂得:多家自闭症康复机构融资千万,究竟是患儿福音还是行业之祸?

  3月7日,国内康复/自闭症干预赛道头部机构东方启音,再获D轮投资,获得国内知名基金3000万美元融资。创下国内儿童康复与自闭症干预领域最大规模融资纪录。孤独症康复中心https://www.wucailu.com/wcl-parents-starClass.html“五彩鹿”作为自闭症康复、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品牌, 推动中国儿童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行业。以行为分析和矫正理论“ABA康复训练法”作为指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塑造儿童用于社会沟通、交流的正确行为,干预和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帮助家长掌握训练儿童的方法和技巧。

  一时间,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大洗牌成为圈内关注的焦点。

  据东方启音内部消息宣称,本轮融资将用于强化儿童康复一站式服务发展,同时也将深化多场景干预模式布局、结合提供更多医疗及融合特教服务。

  媒体曝光的融资名单中,不乏淡马锡、泰康投资、斯道资本(原富达亚洲风险投资)及F-Prime基金(原富达生物科技基金)、千骥资本、北极光创投、长岭资本等知名资本,均在东方启音投资方名单中。

  回看前期新闻,包括大米和小米、恩启在内的头部自闭症行业机构也获得多方融资,并完成了资本的整合。北京正在关怀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ingcare恩启(以下简称“恩启”)2019年下半年宣布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禹闳资本领投,博行资本参投。此前,恩启曾获得清控银杏、晨创力合的数千万元per-A轮融资;2019年12月,大米和小米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2018年4月,大米和小米曾获得达晨创投4000万元投资。

  盘点国内自闭症行业头部机构,都绕不开以上获得融资的机构,作为全面发展“互联网、教师培训、直营连锁、线下康复训练”等业务板块,他们在业内培养了诸多合格的特教老师,也为众多中小机构提供了持续的智力及技能培训和资源支持。

  然而,当机构通过收取康复费用自生造血维持长久发展显得越来越艰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资本就闻讯而来,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注入,企图分得特教行业一块大蛋糕。

  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也不知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尤其是对于处于底端弱势群体的自闭症患儿和家庭。

  开设更多线下康复直营店,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构建科技康复生态服务平台;以专业授权输出等方式,支持中小机构的专业提升和发展。

  纵观国内自闭症行业发展,一边是机构发展良莠不齐造成的康复训练效果参差不齐,一边则是高居不下的动辄每月一万的康复费用,让众多自闭症患儿家庭无力承担。

  与此同时,一边是动辄数千万元的一轮又一轮融资注入国内头部康复训练机构,使其在全国得以布局更多分机构,豪华装修、先进器械

  看似是专业机构越来越多,可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患儿家庭依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康复费用,常年排队等待训练名额,这种信息资源的本末倒置和逆差,最终还是富了康复机构,让自闭症患儿家庭难上加难。

  本来机构获得了数千万融资,除了本身发展之外,更应该是提升了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康复费用,回馈更多的自闭症患儿,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一句:

  多家自闭症康复机构融资千万,究竟是患儿福音还是行业之祸?

  支持者认为:

  “融资只是项目的其中一部分,背后可能更看中的是资本方带的资源和人脉。自己和朋友是项目初期比较好的融资来源,但随着项目发展,经营规模的扩大,单凭个人的资金还是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扩张。此时引入投资方进场,一是可以解决当前资金的燃眉之急,二是可以利用资金方背的资源把项目引入高速的跑道。”

  “融资有的时候也是一种仪式,可以让你的项目在市场中保持活性,增强员工凝聚力,并且有理由大范围的传播你们阶梯性的成果,同时也为未来的目标和下一次融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点。所以,即使你真的不缺钱(大多时候,早期项目的不缺钱仅仅等于死不了),作为早期项目,最好1-2年内也融一次,有钱不要是傻子,而同时仪式感可以带来更多的益处,起码让市场知道,你是一直在持续干的。”

  总之,支持融资的人认为——融资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生存。你的每一笔融资使你在一定时间内更进一步,而非原地踏步,烧投资人的钱。这也是我们建议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而非推广的原因。

  其中有一定的道理,这也适合营利性企业类融资。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本质上来说是属于康复教育,相对比普通教育来说,它还是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也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既然是教育,就存在如何育人,如何平衡公益与盈利,如何实现公平教育等矛盾。

  关于特殊教育的矛盾其实并不只这些,还有公办康复机构和民办康复机构乃至妈妈型机构之间的悬殊,特教老师待遇和地位偏低、流失严重、更换频繁,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无法真正实现,大龄自闭症人士就业保障,等等问题都客观存在且短期内无法得到真正的彻底解决。

  因此,对于特殊教育和机构来说,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固然是好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会有利于长远稳定发展,从而再从这种资金投入中反哺到更多自闭症家庭。

  可是,特殊教育,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更需要的是国家层面的特惠政策保障和来自残联为主的补助及福利支持,才能保障学龄前自闭儿得到有效的,能够普遍接受的康复训练,学龄期儿童更好地融入普校实现随班就读,大龄自闭症人士得到社会的融合以及就业,实现一生的保障。

  虽然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可是对于超过一千万的自闭症群体来说,在国内超过8500残疾人的各种保障中,就显得捉襟见肘和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是,当民间资本进入特教行业,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领域的时候,弊大于利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显现。

  参考摩拜单车、各类APP等企业从A轮到B轮,再到死在无力续命的C轮融资,流量加持下,不断地扩大了规模和商业版图,用看似漂亮的数据赢(hu)得(you)了新一轮的融资,可是最终却依然没有迎来更灿烂的曙光。

  undefined

  虽然如前面部分评论指出,融资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生存。但是当第一梯队的康复机构凭借资本形成寡头势力的时候,其实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

  参照互联网巨头下场社区蔬菜团购的低价策略抢占流量之后再涨价,或者以次充好,最终受害的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虽然类比社区团购,短期内似乎不具备可比性,但是资本的本质是一样的。

  当特教康复机构形成寡头垄断的时候,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自闭症儿童和家庭就会更加成为板上鱼肉,任人宰割也将是不远的事实。

  都说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和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地区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窗口。

  这种文明在嗜血的资本面前,只会看到和追求令人眼红的利润,国家层面的补助和资金扶持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非营利的帮扶,而当疫情影响和教育双减政策压制下,各行各业赚取高额利润乃至生存都越来越困难的时候,特教教育,尤其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蓝海就成了各路资本的抢夺征地。

  这绝非杞人忧天,也才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羿云天,非著名写作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原创最深度的娱乐影视评论,时事热点解读,家庭教育分析。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微信公众号:羿云天说(ID:yiyuntianshuo)

  】

  举报/反馈

https://img0.baidu.com/it/u=3816166725,4149086081&fm=253&fmt=auto&app=138&f=JPEG?w=750&h=500

蛋卷 发表于 2024-3-2 11:04:04

谢谢楼主,共同发展

千思万搂 发表于 2024-3-2 11:04:50

帮你顶下哈!!

蝶の恋 发表于 2024-3-2 11:09:44

昌平的网上家园 哈哈 平台不错啊

拉皇帝 发表于 2024-3-2 11:11:49

没事我就来看看,哈哈!

欲望! 发表于 2024-3-2 11:13:06

学习了,谢谢分享、、、

蛋卷 发表于 2024-3-2 11:13:59

帮帮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懂得:多家自闭症康复机构融资千万,究竟是患儿福音还是行业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