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网
标题:
踩了地雷,让你3年升不了职
[打印本页]
作者:
liukai
时间:
2023-2-19 15:15
标题:
踩了地雷,让你3年升不了职
作为职场新鲜人,你或许早已听闻不少告诫:必须拥有好态度、服膺于组织的规范……这些“教条”背后的涵义、企业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以下6大指南,帮你做好的正确心理准备。
职场心理
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
想办法让工作和兴趣结合
如果工作就是兴趣,这该多好?想必,这也是你心中对“理想工作”的定义。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中,这件事对个人的重要性又比过去更甚。
《未来工作在哪里》的作者、伦敦商学院教授林达·葛瑞腾便表示,“知识、创意和创新将成为未来工作的基石,而我们对工作的感觉和态度将影响创新的成果。”她认为,如果痛恨自己的工作,绝对不可能创意十足。既然未来难以预测,“最好还是追求自己的志趣,做你爱做的事情。”这样,你做的时候会认为很有意义,同时也会觉得拿手。
从兴趣去选择工作,固然是结合两者的做法之一,然而你必须理解,工作的本质终究和兴趣不同。因此,可能有时候你的兴趣并不等于能力,不足以发展成生涯所需的专业;也可能即使凭着兴趣踏入了某个领域,但做了以后发现,工作中仍然有让你不喜欢的部份。这时候,在工作中主动发掘趣味,让自己喜欢它,同时边做边学,在不同阶段为自己创造不同的工作乐趣与成长,变成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葛瑞腾指出,现代人的职业生涯,已经从过去的“20几岁进入职场→30出头当上主管→50岁达到高峰→60出头准备退休”,转变成为“排钟式”曲线,也就是由好几个钟型曲线组成的生涯发展模式。她举例,一个人可能在大学毕业后进入某家公司上班,到30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后,却决定停下脚步,花一年时间旅行。之后重回职场,借着参与不同的合作项目扩展经验,40岁时,又再度回学校当学生、跨入第二个专精领域。于是,过去强调的“学以致用”已然转变成“用以致学”。工作、学习、充电、重新工作,这几个字组合而成的循环,将是未来的常态。
总之,不要期待兴趣会自然而然变成工作,不管透过选择还是创造,让兴趣与工作结合是自己的责任。
拥有“准备好工作”的态度
“态度”,辞典的解释是人的行为举止,或是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当企业不断强调态度之于人才的关键性时,究竟,什么才是态度的内涵?简单来说,是对工作本质的掌握,表现出“对工作已经准备好”的姿态。
当学生时,考试成绩只要拿60分及格就能松一口气,到企业工作绝非如此。《主管不说,但你一定要懂的50件事》作者滨田秀彦指出,因为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必须追求成长,“所有主管的唯一使命,就是对上层交出好成绩,而且好还要更好。”滨田不讳言。因此,如果还像在学校时只求“all pass”,就很难适应企业的各种要求。滨田秀彦因此认为,积极采取行动的“自主性”,是看待工作不可或缺的心态。“正因为现在是个没人愿意主动举手的年代,下属只是举个手,就能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滨田指出。
“准备好工作”的意思,也包括对工作的尊重,亦即“敬业”。每个跟工作有关的细节,都认真面对。在韩国三星内部流传着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南美分公司的派驻课长,因为某天晚上与来视察的副社长应酬太晚,隔天迟到了30分钟,延迟与客户的会面;之后在陪同副社长前往机场的某一天,又迟到了30分钟。这加总起来的1小时,使他后来3年提报升迁都被打回票。“这不只是‘迟到几分钟’的问题,而是‘遵守约定与否’的问题,”《像三星一样工作》作者文炯振直指。
一个真正敬业的人不会因为事情大小采取差别做法,而这些“小节”,也是主管在旁评断你是否具备成熟态度的重要指标。
建立职场友谊
现代人活在社群媒体时代,对人际链接的需求更大。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朋友,让工作更顺利?LinkedIn 创办人雷德·霍夫曼在《人生是永远的测试版》一书中说,专业交情如同事、同业等,与同学、朋友所代表的个人交情不同,差别在于“情义冲突”。
毕竟在共事关系中,仍存有竞争与利益冲突的因子,这种“专业交情”的经营与拿捏,也就格外重要。霍夫曼建议,要当一个“认真的关系培养者”:
从对方观点看世界。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虽然困难,但唯有试着这么做,才能培养一段真诚的关系;
思考你可以如何帮助对方、和对方合作,而不是想着可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当愈不计较人情、对回报的预期时间拉的愈来愈长时,这段关系就愈能从交流型的合作,变成真正的联盟。”
工作中难免碰到不对盘的同事,如果又经常需要业务往来,与其想办法改变对方,不如先从改变自己做起。《这些事等老板来教,学费很贵》作者重茂达就是如此。他主动亲近不时找他麻烦的同事,找他讨论事情、沟通,在不知不觉中透露讯息给对方:“我并不讨厌你,希望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久而久之,他和那名同事真的培养出友谊,从此业务进行相当顺利。当着眼于他人的优点,并释出善意,对方迟早会感受到。
解决问题能力
市场变化快速,常常今天还适用的方法,明天就得换一个。美国职涯顾问安洁亚·凯在《今日美国报》撰文指出,解决问题能力是雇主看重的5大能力之一。“一项调查发现,99%的管理者把解决问题能力视为不可或缺,或是非常重要。”
解决问题不仅只是把事情搞定,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把事情处理好。凯的亲身经验,就说明了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的必要。有一次,她向饭店柜台人员表示,健身房的器材似乎无法运作,对方只是回答她:“我不会修理。”凯表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打电话给某某来协助您’才是。”从复杂状况中,精炼出关键原因与脉络,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帮助求职者提升个人能力的网站Mindtools提到,解决能力有4步骤:定义问题→列出办法→评估与选择办法→执行。换言之,一旦碰上复杂难解的状况,先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并与同事们讨论出可能的解决选项,最后选出最佳方案,并落实成可以按部就班完成的步骤,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标准动作。
与团队共创双赢
在校时,对于小组报告应该不陌生,放大到职场中,虽然每个人各司其职,但整体绩效更取决于团队合作的展现。如何在团队中发挥所长,进而替自己和组织达到双赢?
Mindtools表示,因为个人优势不同,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扮演不同角色,好比在篮球场上,擅长得分的明星球员,就需要会助攻的球员,在适当时机传球给他,创造球队的成功。《Managing Teams For Dummies》一书教导新手主管如何做团队管理,其中提到好的团队成员特质,也很值得参考:
可靠:让人信赖你可以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提心吊胆需要帮你收拾残局。
建设性的沟通:积极、自信的提出想法,也尊重彼此的意见。
倾听:除了聆听他人想法,也要能虚心接受批评。
积极参与:全然投入讨论,想的是如何让团队运作更好,而不是当一个坐享其成的人。
无私分享:分享自己获得的信息、经验。
协力合作:理解每个人不同的做事模式,去找到与别人共事的方法。
弹性:碰到状况不会抱怨或抓狂,而是懂得转换或妥协。
毕竟,先学会当一个好的“team member”,才有机会当“team leader”。
找到成就感
工作开始上手后,你或许发现,内容和模式开始重复。这时候,不妨主动创造变化,放大工作中好玩的部份和成就感。对《入社第1年的50堂课》作者岩濑大辅来说,世界上没有“无聊的工作”,因为即使是单调的活动,他也会想办法让它有趣。例如制作会议记录,他会进一步去想会议的目的,依据不同的目的和用途,以不同方式记录,像是针对会议主题,另外再加上自己认为有附加价值的建议,这样一来,“记录”就不是件无聊的差事了。
找到工作的意义,更是支持自己对工作投入的关键,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的例子,值得细细品味。从小他因为行动不方便,师长总给他未来进入出版或写作方向发展的建议。大学毕业后,折腾了一阵子,他因为从事翻译,也就真的踏入了出版业。只是,郝明义知道,他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热情:“我心里有数:这只是个阴错阳差踏进来的行业。”他在《工作DNA鸟之卷》这么说,“我知道自己不时在东张西望,想象或期待些生涯上的突变。”
直到有一天早上,被冻醒的他裹着被子,从书架上抽出《韩非子集释》,读着、读着,他发现最大的收获不是韩非子的管理智慧,而是惊觉自己工作的可贵。正是因为出版,让文化结晶可以流传,更穿过时空,与2,300年后的他产生交流。他发现:“原来,我就在这样一个难以言说的行业里工作了16年,还一路东张西望;原来,从小开始,我排斥了将近30年的行业,竟是这样不断微笑对我。”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动摇过心念。
试着找出让你能持续投入的感动,对工作的定义也会完全不同!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23-2-19 15:32
才发现昌平也有网络平台,挺好 支持了。
作者:
饭店逃跑的鱼
时间:
2023-2-19 15:48
我是个凑数的。。。
作者:
新起点在线
时间:
2023-2-19 16:01
有道理。。。
作者:
千思万搂
时间:
2023-2-19 16:02
才发现昌平也有网络平台,挺好 支持了。
作者:
螃蟹哥
时间:
2023-2-19 16:02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作者:
一生何求
时间:
2023-2-19 16:03
帮帮顶顶!!
欢迎光临 西虹市网 (http://bbs.xihong021.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