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西虹市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房产资讯] 聊一聊:一文识多肽药物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 18:5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虹网 西虹网多肽一般指由3-50个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一类化合物,根据来源的不同,可大体分为三类,分别是提取多肽(骨肽),化学合成多肽(艾塞那肽)和基因重组多肽(利拉鲁肽)。多肽药物的优点是成药性强、活性高,特异性好,毒性反应相对较弱,不易蓄积,药物交叉反应少等。固相多肽合成釜人类对多肽药物的探索可追溯到20世纪初,上世纪50年代固相合成多肽技术的发明为多肽合成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能,随着合成和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70年代以后,人工合成多肽开始陆续运用于临床。截止目前已经有上百个多肽药物获得批准上市,2015年销售总额达220亿美元。人类对多肽药物的探索历史,可简单归纳如下: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02年,Bayliss和Starling在动物胃肠里发现了胰泌素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31年,神经肽被发现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48年,杆菌肽获得FDA批准,标志着多肽药物正式进入临床用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53年, Vigneand等人工合成缩宫素,成为人类第一个合成多肽药物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60年,神经生长因子被发现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1963年, Merrifield提出多肽固相合成法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70年代,人工合成多肽获批进入临床使用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80年代末,多肽微球、植入剂相继批准进入临床使用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全球获批的多肽药物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随着小分子化药开发的日趋于难,以及基因工程技术与固相合成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对多肽药物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截止目前,全球超过100个多肽药物获得批准上市,在过去的10年里,FDA就就批准了16个多肽药物,2017年伊始,又有2个多肽药物获批。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自70年代人工合成多肽药物获批以来,人工合成多肽渐渐占据了多肽市场的主角,因为30个氨基酸以下的单肽,固相合成成本占明显的优势。进入新世纪后,生物重组多肽也开始初露头角。获批产品中,瑞林类、生长激素/生长抑素类、促甲状腺激素类、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产品是多肽市场的主角。2015年,生长激素/生长抑素市场超过25亿美元,瑞林类超过50亿美元,胰高血糖素样肽类超过40亿美元,随着市场的高涨,人们开始对多肽药物刮目相看。研究者对多肽药物的看重,不止体现在研发项目的日益增多,还表现在适应症领域的多元化。有文献报道在20世纪70年代只有1.2个,80年代增加到4.6个,90年代9.7个,21世纪初有16.8个。而现在已经有大约140个多肽药物处于临床阶段,临床前的药物近600个,实验室阶段的多肽超过千个,研究和开发公司超过百家。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近年来在研多肽药物的开发已经拓展到各个适应症领域,糖尿病、骨质疏松、镇痛、疫苗 、肿瘤、抗感染、抗心力衰竭、内分泌失常、肠易激综合征、不孕不育、诊断、造影剂等等,多肽靶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多肽也是研发的热门领域。除此以外,因大多数多肽药物都具有直接口服无效、生物半衰期短、治疗周期长的特点,因此以改善患者顺应性为目的,对多肽药物进行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多肽药物研究现状与展望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高疗效、低毒性的药物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多肽药物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处在实验室阶段的多肽有上千个,临床前的多肽药物超过600个。多肽新分子实体中,最值得期待的当属诺和诺德的降糖药Semaglutide,该产品有望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重磅级产品,其次是Radius的抗骨质疏松药Sbaloparatide,据分析师预测该产品销售额峰值有望超过10亿美元,此外,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抗菌肽也非常值得关注。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多肽药物是一类市场增长极快的药物,过去的十几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80%,未来的10年,按6%的复合增长率保守估算,2025年的多肽市场也可达400亿美元。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时代,相对普通化药,多肽药物生命周期更长,是一个极有潜力的掘金领域,人们对多肽药物的热情也随着市场的高涨而推向高潮。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中国的多肽行业状况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我国是多肽消费大国,我国多肽药品的市场超过300亿元,占我国整个医药市场的4%,而全球范围内,多肽药物仅占2%左右。目前,我国多肽药物市场上免疫增强类产品比重较大,如胸腺五肽,胸腺法新等,而抗肿瘤、糖尿病、罕见病等品种份额较少,市场还未成熟。胸腺五肽、谷胱甘肽是我国特色的产品,我国终端市场分别可达50亿、30亿元。除此以外,亮丙瑞林、曲谱瑞林、戈舍瑞林都是非常吸金的产品,但因为本土产品太初级而无法与进口制剂竞争,市场大部分被跨国药企占据。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我国是多肽原料大国,有数百个厂家拥有多肽批文,可以生产数十个多肽药物,其中化学合成多肽近20个。近年来,我国多肽原料的出口初具规模,每年出口额达数亿元。然而我国的多肽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本土企业生产的多肽原料多为低于10个氨基酸的短肽,能生产超过20个氨基酸、甚至30个氨基酸的企业已经是凤毛麟角,有两对以上二硫键多肽基本没有企业能够生产,高质量的多肽原料还是需要进口。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近年来,我国多肽行业取得了革命的进展,产业链基本形成,部分厂家实现了30肽以上原料的合成、纯化攻关,也有的厂家实现了微球等缓释注射剂的技术攻关,还有的厂家已经开始着手多肽新分子的开发,丙氨瑞林的上市标志中国多肽从仿制到创新的迈进。但这些尚不足以证明我们是多肽强国,要把我国的多肽行业做大做强,我们要做的不止是新肽发现与活性筛选,从合成到纯化、从纯化都制剂都是需要我们突破的壁垒,而且这些壁垒不只是技术与质量的攻关,还包括成本的控制。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 西虹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与死只在瞬间的把握,成与败就在一步的平衡,下好你的每一步棋,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3-1 10:39:52 | 只看该作者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16 17:19:46 | 只看该作者
    帮你顶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